【环球网校】 【建工网校】 【中大网校】 【考试宝典免费下载】
三、施工排、降水
施工排、降水的目的:一是防止沟槽开挖过程中地面水流人槽中,造成槽壁塌方;二是开挖沟槽前,使地下水降低至沟槽以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施工中常用的有明沟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一)基坑(槽)内明沟排水
基坑(槽)开挖采用明沟排水时,应分层下挖,即先进行基坑(槽)的开挖,当开挖到接近地下水位时,在基坑(槽)的适当位置挖设集水井并安装水泵,然后在基坑四周(沟槽一般在中间)开挖临时排水沟,使地下水经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并由水泵排出,继续开挖排水沟两侧的土,当挖掘面接近排水沟底时,再加深排水沟,直到基坑(槽)底到达设计标高为止。排水沟底要始终保持比土基面低不小于0. 3m。当坑(槽)面积较大时,可挖设纵横交错的多条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应以30o^J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使地下水不断的流人排水沟,再汇集到集水井,由水泵排除。
挖土顺序应从集水井、排水沟处逐渐向远处挖掘,使基坑(槽)开挖面始终不被水浸泡,见图2K315011-2明沟排水断面图。
(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根据土层性质和允许降深的不同,可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泵井点、电渗井点等。
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及施工较为简单,技术可靠,是基坑(槽)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常用方法。
1.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
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滤管、直管、弯联管、总管和抽水设备组成。如图2K315011-3,图2K315011-4所示。
2.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
井点系统的布置形式分为线状和环状,总的布置原则是:应将全部降水范围均包括在井点系统之内,重点保证能抽掉工程中较深的基坑(槽)的降水。
一般情况下,当降水深度小于5m,基坑(槽)宽度小于6m时,井点布置采用单排线状。条件许可时,可将井点自基坑(槽)端部再延伸10~15m,以利降低水位。布置形式见图2K315011-5所示。
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大时,宜采用双排线状布置,见图2K315011-6所示。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将井点管沿基坑周边布置成封闭环状。如图2K315011-7所示。布置时应在真空泵对面的集水总管上安装一个阀门或将该处断开,使总管内的水分别流人真空泵设备内。环形布置的剖面图与双排线状井点相同。
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槽)上口边缘外1.0~1.5m。布置过近,会影响施工,而且可能使空气从坑(槽)壁进人井点系统,使井点系统的真空破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