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高考志愿应给考生更大选择权

来源:解放日报发布时间:2017-03-05

  今年高考本科志愿填报工作基本结束。一张志愿表,下笔重千斤。自2008年起,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降低了“高分落榜”的风险。但是,如果考生对某些专业有明显的偏好,不愿被“调剂”,那么仍然可能在招生录取中“一落千丈”。于是,在坚持专业理想和确保不被退档之间,考生和家长们心情十分矛盾。

  填志愿,何时才能不“纠结”?平行志愿,还有多少改革空间?

  被调剂,考生和家长心情纠结

  已经实行三年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给广大高考考生带来“福音”。按照“分数优先”的投档原则,考生可以比较放心地填志愿。以第一批本科为例,可填A、B、C、D四个学校,如果考生对自己的成绩有足够自信,可以把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几大“金刚”一起填上,总有一所学校能进,而不用担心“高分落榜”。

  但是,平行志愿也不是没有风险,其风险在于专业填报。如果A志愿学校的最低录取线是490分,你考了490分,可以投档到A校;但你填的6个专业都在495分以上,又不愿被调剂到其它专业,那么按照现在录取规则,你将被退档,而且一退就退到“征求志愿”行列。所以,高考咨询专家再三提醒考生,填志愿最好“愿意调剂”,否则有可能“一落千丈”。

  “被调剂”滋味不好受。比如,我喜欢A校的金融、外贸类专业,如果因为没考到这些专业的分数线,被调剂到机械、土木之类我不喜欢的专业,那怎么办?现在一些高校允许学生念完一年级后转专业,但人数控制得很紧。而大学里也确实有一些学生,因为专业不合胃口,学习缺乏动力。

  平行志愿另一个缺陷,是一所高校录取分数“扁平化”,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线最多只差十几分。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样不利于高校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的发展,影响了高校办特色专业的积极性。

  填志愿,给考生更大选择权

  高考平行志愿可否进一步优化?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改革设想———

  第一种,按专业填报志愿。以“一本”为例,现在考生可填4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那么,能否改为每位考生可填24个专业志愿,这24个专业志愿可以是本批次任何学校的任何专业。投档时,仍然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只是将现在的按学校投档改变为直接按专业投档。这样,就取消了“专业调剂”,能解决考生被退档的风险;也可以鼓励考生从小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进入大学后专业思想也比较牢固。

  可以设想,如果按专业填报志愿,一位考生如果对金融经济类专业感兴趣,可以在志愿表上依次填上“复旦国际金融学、上海财大金融学、华东师大经济学、上海外贸学院国际贸易学……”不过,按专业填报志愿如果实施,还有许多配套工作要做。现在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时,获得的高校和专业信息十分有限。例如,华东理工、上海理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校的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有何不同,考生很难得到准确、权威的信息。招生咨询会上,当家长询问“你们学校这个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得到的回答通常是“蛮好”,或一个笼统的就业率。如果要按专业填志愿,高校和有关部门应该让家长和考生掌握更充分的专业信息。

  第二种,多次录取,学生可获多张录取通知书。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指出,实行分批次平行志愿填报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探索“多次投档、多次录取”,学生可以获得多所学校录取通知书。比如,考生如果高考出色,可以同时拿到复旦、上海财大、华东师大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所录取的专业、学校提供的奖学金等情况,决定就读哪所大学。这样,“平行志愿”演变成“平行录取”,通过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和专业,也让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学生,并促使高校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办学质量。

  记者博客

  “学校至上”还是“学生至上”

  大学招生考试和录取,应该“学校至上”还是“学生至上”?这似乎是个伪命题。我们常说,学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大学则选择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所以高校招生应顾及大学和考生双方的利益和选择权,不存在哪一方“至上”之说。

  但是,在我国高校录取中,经常出现“学校至上”的现象。如,越来越多的重点大学可以自主招生了,那些优秀考生面对的考试次数更多了、内容更难了,但最终还是只能收到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们的选择权并没有扩大。又如,填报平行志愿时,学生必须愿意专业调剂,才能减少退档风险。可是,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志向又如何“保证”呢?再如,高校招生咨询时,许多大学习惯“朝南坐”,提供的各专业办学情况、毕业生就业信息十分有限,导致考生填志愿时只能根据专业名称来“揣摩”。

  在上海,虽然名牌大学仍受追捧,但也不再“独占鳌头”,需要面对国外大学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给予考生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应该更加重视招生宣传,办好优势专业,淘汰或改良不受欢迎的专业。

  高招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平行志愿,迈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期盼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大学自主招生,还是填报高考志愿,在改革进程中都能更加尊重学生意愿,更多考虑学生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