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考严重失误,让吴海霞以“二等公民”的身份“屈辱”地留在这所重点高校借读。海霞暗下决心,放弃所有爱好,全力学习。高一高二两年,她经常是年级第一,但进入高三,状态却越来越差,夜里经常做梦,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交上白卷……同学们有说有笑地从她身边跑过,远远地抛下她……每次考试她都无法抑制焦虑和恐惧,手抖得无法写字……
她决意不参加高考,给父母留了字条“我走了,不然我会疯……”,就离家出走了。
大考失败阴影挥之不去
漂亮的吴海霞满脸忧郁、局促地坐在我对面,这是一个推迟了三年的心理咨询。
三年前,中考冲刺阶段,海霞陷入强烈的焦虑之中,决意要放弃中考。身在天津却时刻牵挂远方侄女的小姑,希望将海霞从黑龙江接来接受心理辅导,海霞的母亲王倩知道后反应异常激烈,“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你们认为她需要心理辅导,就是说我的教育彻底失败了,以后凡是有关孩子的事情,我都不再过问,可以了吧?”小姑为自己唐突的建议而内疚,再也不敢提咨询的事了。
中考严重失误使海霞以“二等公民”的身份“屈辱”地留在这所重点校借读,看着原来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现在是重点班的正式学生,海霞暗下决心,放弃所有爱好,全力学习。
高一高二两年,海霞经常是年级第一,但她却丝毫没有安全感,神经总是紧绷绷的。进入高三,海霞的状态越来越差,夜里经常做梦,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交上白卷……同学们有说有笑地从她身边跑过,远远地抛下她……每次考试她都无法抑制焦虑和恐惧,手抖得无法写字……
3月份的月考,她已经排到年级300名了。试卷分析课使海霞崩溃,她给父母留了字条“我走了,不然我会疯……”,就离家出走了。
中考时有过考试焦虑经历,并造成“被剥夺”的感受,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及时调节,在高三出现考试焦虑的几率很高。中考失利使海霞沦为“二等公民”,她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充满了质疑,高三备考的氛围,使她的负性感受全面被唤起。
我与自己的目标渐行渐远
正在全家都发愁之时,海霞到天津来找小姑。搁置已久的心理咨询,这才开始。
“我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了,本来我想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洗刷中考的耻辱,现在却又成了这样,我坚决不去高考……”海霞表情冷漠,态度坚决。
“那你的目标是什么呢?”我决定不就事论事,把目光放远了谈。
“我对时尚特别敏感,打算去清华大学学化工,研制出最适合中国女性的化妆品来。”海霞对这个话题有了些兴趣。
“时尚和化工相差有些远,你能具体描述一下你理想的工作状态吗?”
“我喜欢给女性朋友讲如何使用化妆品,如何将自己打扮得更美丽,并从内到外获得幸福……”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你所说的应该是时尚顾问这样的职业,这个职业需要的是人文科学,而不是化工。”
我与海霞分享了大学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并建议她重新审视专业和大学的选择。海霞的脸明亮起来,“我完全弄扭了。”我让海霞全面评估自己目前各学科学习的现状,本着顺势而为、发挥优势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对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中的高三学生,如果简单地就事论事,给他们做放松训练,不但没有改善的可能,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无力感和无助感。生涯规划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明确前进的方向,拥有现实感,以达到减缓压力的目的。
身负家庭使命,我总是胡思乱想
第二次见面,海霞的状态明朗了些。
“我文科不用费劲成绩就能名列前茅,如果状态够好,考上不错的文科类大学是完全有可能的。”海霞无意中透露出她参加高考的可能。
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海霞告诉我,从小她就觉得妈妈很时尚,总能很妥帖地打扮自己,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遗憾的是妈妈总不那么优雅,经常在不经意间露出“狰狞的表情”。“我觉得女性只有心态好,才能达到真正的美丽,才能让周围的人舒服。”
海霞内心的纠结浮出水面。
海霞说,母亲王倩对周围人非常冷漠,和自己的姐姐、哥哥几乎都不来往。海霞奶奶家是个大家族,人与人亲密无间,无论是财富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分彼此。每到节假日,大家会聚到一起,王倩的面无表情与整体气氛格格不入,大家都很关注她的情绪变化……海霞感觉,如果没有亲朋聚会,父母的关系也还和谐;只要聚会,父母就会很紧张,表情也变得虚假,每次过后就会陷入冷战。
海霞从小就很聪明,成绩一直特别优秀,王倩非常自豪,她告诉海霞,女人就要自立自强,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考上好大学,才会有好工作。妈妈之所以继续留在吴家,只是为了把海霞培养成一流人才……
担负着家庭使命的海霞进入初三非常紧张,如果中考不成功,父母就会离婚吗?父亲真的会如妈妈所说要给她娶一个后妈吗?她越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就越无法集中精力,成绩明显下滑。
“说句心里话,我才不在意他们是否离婚呢,这样低质量的生活太折磨人了。”
“这么说来,你现在的压力要比初三时降低一些了?”
海霞坚定地点点头,不过她还是表示,有点儿担心回到学校如何面对同学。我们商量下次见面讨论回到学校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困难。
心航路教育心理机构在做家庭辅导时,一再强调认真审视双方的“原生家庭”。“新门当户对”除了双方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处社会阶层之外,还要注意家人之间的黏合度、沟通模式、价值观等等。王倩的原生家庭属于松散型的,家人之间情感卷入度低,彼此保持相对的独立;而婆家属于紧密型的,家人之间情感卷入度高,相互介入彼此的生活。两家人的交往模式完全不同,就算王倩竭尽全力适应这个环境,也很难达到婆家的要求。王倩将自己的情感和存在的价值感全部寄托在海霞的成长上,她渴望通过海霞的成功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无意中给孩子施加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理解母亲,让自己变得可爱
小姑风风火火地和我联系,说王倩从黑龙江赶过来接孩子,可海霞一听说妈妈来了,非常反感,“我不见她,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一个喘息的机会?”小姑很为难,不知道如何交代,王倩会不会多心?
我决定下次见面的时候,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回学校有哪些障碍;二、搭建母女感情的桥梁。
第三次见面,海霞头深深地垂着。
“遇到什么困难了?看你不太开心的样子。”
“一想到学校,我就特别郁闷,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同学,这次离家出走,他们肯定会偷着高兴;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老师,他们曾经都对我寄予很高的希望;我最不想回家,奶奶、爸爸与妈妈会是什么态度?他们之间会爆发怎样的战争?本来我希望自己能缓解他们的矛盾,这次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他们肯定相互埋怨……”
海霞把头扎进臂肘,我有点心痛,一个孩子肩负着家庭人际关系的协调,太难了。
海霞说自己在班里没有一个朋友,她像苦行僧一样学习。曾经有一位男生没经她允许把她的笔记本拿去复印,她知道后,血都要从脑门喷出来了,差点儿用头向对方撞去。自此,同学就远远地躲开她了……
“你觉得这件事情你处理的方式妥当吗?”
“我知道是小题大做,但我最受不了被别人侵犯、忽视,难道他不知道征求我的意见吗?难道在他们心中我如此微不足道,可以视而不见吗?”我此时能大概猜出海霞的情绪来自哪里,继续引导。
“不表达情绪就被他人忽视,你感受到愤怒;表达情绪又被周围人隔离、边缘化。我理解得对吗?”
“是的,就是这种感受,太难受了。”海霞的表情很纠结。
我建议海霞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谁体会过这样的感受……
“妈妈在家里的感受!”在海霞喊出妈妈的时候,我知道他们母女之间有了连接。
在海霞的心目中,母亲曾经像一个巫婆,总是让大家扫兴。比如一家人去郊游,出发前大家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爸爸经常会将妈妈选购的东西从购物车上拿下去,妈妈当时不会有任何抗议,但在途中,却坚定地说:“我要下车!”一次家庭郊游败兴而归。王倩在家面无表情,她只用眼神说话——幽怨、讽刺、蔑视……
我问海霞能够理解“热闹是你们的,与我无关”的感受吗?
“我在学校就是这种感觉!”海霞急切地应和着。
“在母亲的心目中,唯一有可能理解她的人是你,如果你也反对她,岂不让她生活在绝望之中?”
海霞终于流下了眼泪。我知道母女之间的冰山在逐渐融化……我问她是不是可以和母亲一起回家。海霞又开始拒绝,“能给我更多的时间适应吗?我希望自己先回去……”
从母亲的人际模式中走出来
后来,在交流回到学校后与同学如何相处的方案时,海霞的思维特别活跃,她积极地想办法缓和与大家的关系。在做高考分数预估时,她自觉地定出上限和下限,一切都很配合。一方面,她从情感层面认同了母亲,少了许多内心的纠结;另一方面又在现实层面卸下了此时此刻见母亲的思想包袱。
谈话结束的时候,海霞已经很明确要回去参加高考:“等我的好消息吧!”
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一再证实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母亲的交往模式会深刻地植入孩子的内心,尤其是母亲在人际关系中的不良模式。孩子越是排斥母亲,就越会重演母亲的人际模式。理解母亲交往模式有其合理性,用善意的态度支持母亲,孩子才有机会选择更加适合主流社会、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
送走海霞,我单独见了王倩,她的确如海霞所说,装扮精致典雅,却非常拘谨。“我很紧张,多年来在婆家不怎么说话,我已经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我向她描述了我和海霞商定的高考相关计划,也分析了海霞目前面临的困难,希望她能够理解,以更为宽松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慢慢地,王倩放松了,将自己多年来的痛苦和迷茫倾吐出来,表情也变得生动起来……她没有急着回黑龙江,一方面给海霞一个逐渐适应环境的机会,另一方面继续跟我进行婚姻指导和人际交往咨询。
高考结束,海霞考入了一所著名的外国语大学,海霞妈妈也正在为改变自己的家庭关系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