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郭姓家长对我说:我的儿子很用功,上高中以来,每天都是早上6点就起床,晚上12点才睡;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就经常是夜里一两点才睡觉,个别时候到三四点才睡觉。可谓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孩子了。
这个孩子不讲究穿不讲究吃,给什么穿什么,给什么吃什么,从不挑剔。他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从不和同学们攀比,我看他们同学都有手机,我说给他也买一个,他却说不要,有手机太耽误时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别人发来短信你就得回,发来发去会浪费不少时间,影响功课的复习,影响集中精力。
孩子学习刻苦,成绩很好,在学校的大考中成绩排在10名之内。他们学校还是省里的重点学校。以他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问题不大。他们老师常说:你要是冲一冲、拼一拼,上北大、清华都行。
我和孩子他妈都认为他考上某某大学没有问题,因为他基础扎实,又很用功。可是高考前十天发现这个孩子有些浮躁,有时站起来东看看西看看,有时坐在那里不是在想问题,而是两眼发直。我跟他妈妈说:这孩子怎么精神不对头,但这个时候也不好直问孩子,怕万一孩子更紧张,更恐慌。他妈妈说:给孩子吃点补的东西调理调理吧,结果吃了许多也没有见效。高考前的一晚上,孩子夜里两点还没入睡,翻来覆去,一会儿起来开灯喝口水,一会坐起来又躺下,躺下又坐起来,躁动不安。
第二天参加高考时他讲:进考场后感觉两腿发软,心发毛,本来进考场时想跟监考老师打个招呼,但是紧张得不知所措,连看一眼监考老师都不敢,急忙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只觉得心里怦怦直跳。卷子发下来后,写字的手都直发抖,答题时一遇到稍微难点的题就心里发毛。他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这几天。
高考结束后他在家里待着,不出门也不说什么话,睡了几天觉。后来他妈妈问他,他才说我填志愿报了北大,我觉得自己的实力如果发挥正常还差不多,但感觉太紧张了,压力太大了,高考前一想起这件事心里就发毛,考试时一遇到难题就想,这回北大没希望了,我心里实在是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我这次考得很不理想,平时会答的题这次也没答出来。
高考分数出来以后,他的成绩非但上不了北大,连该省的重点线都没过。这使得他和他的父母大失所望。
为什么一个刻苦努力、成绩优异、上重点大学毫无问题的孩子最后却不但没考上北大,连重点大学的提档线也没过,答案很显然,孩子的心态太差,高度的紧张,产生的恐惧心理牵累了他,使他发挥失常。
家长帮助孩子调节心态须知
每个孩子都有心理问题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是因为孩子的心理经常会出现问题。
心理问题人人有之,无论是成年人还是中学生都会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就像头疼感冒一样,哪个人一生没有感冒过,哪个人一生没有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家长不要把心理问题看得像洪水猛兽一样可怕,看成是不可救治的。
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存在不加以解决,小问题可以养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对孩子学习和生活造成更大的危害。就像头疼感冒一样,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冒,又不治疗也不防范,就有可能养成大病;而且经常感冒,免疫力下降,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不过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很重视,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较忽视。应该说有相当多的家长不知道什么叫心理健康,认为孩子只要能吃能睡、少感冒少生病就是健康。其实并非如此,人们的健康是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来组成的,一个人如果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却不健康,就不算是一个健康的人。
希望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但也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孩子的高考。
家长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一般说来,家长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不大,比如说一个家长有胃病,孩子不一定有胃病,家长腰疼,不一定孩子也腰疼。可是心理健康就不一样了,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暗示、模仿、感染的心理机制,影响孩子。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确实如此,孩子的不少心理问题确实是来源于父母的暗示,受父母的感染,或者在不经意间模仿父母而来的。心理问题是后天的,受环境的因素影响很大。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最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
例如,一个女孩一遇到困难,一遇到难题就愁眉苦脸,甚至掉眼泪。她的妈妈就是这样,有点什么困难就唉声叹气、掉眼泪。其实她妈妈这就是有心理问题,女儿跟妈妈在一起时间久了,也患有跟妈妈一样的心理问题了,是从妈妈那里感染模仿而来的。
有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脾气很暴躁,无论对谁,甚至和他的妈妈说着话就翻脸。他经常在爸爸的身边,他爸爸的言行就逐渐对他产生了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