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一道选择高考志愿时,我迫切地发表意见,希望他选择北京以外的大学。
理由之一是上北大清华无望。既然无望,选一个举全省之力来办学的外地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何况儿子心仪的与北大清华接近的大学就在外地。
他爸爸动员他留在北京,说你在北京上大学,周末可以把衣服被单拿回家来叫你妈妈洗。儿子当玩笑笑着说这话时,我板起了脸,说儿子,给你洗了十八年衣服还不够吗?你都成人了,该懂事了呀,你妈转眼就五十岁步入老年妇女行列了,该由你给妈妈洗衣服照顾妈妈才对啊。听了此话,儿子惭愧地低下了头。
理由之二是希望他尽快独立——意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生活上自立自强,思想上与他人自由交流,感情上有所依托。
我认为父母不是孩子的全部,孩子也不是父母全部。父母尽父母责任和义务,孩子尽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可以选择各自喜欢又能做的事去做去体验去乐在其中。总围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有什么出息?总离不开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作为?我对儿子说,赶快走吧,走得远远的。
理由之三是心存高远,自由放飞。孩子是父母的,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如果能实现他的人生理想,有大出息大发展,为人类做出大贡献,在不在身边父母都是幸福的。
儿子小学三年级时就立志当科学家,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高中时学校组织活动,名为精英的责任。儿子是不是精英我不好断言,但我希望他成为有责任敢担当的男子汉。
最终的高考志愿是儿子和他爸爸商量报的。起初他坚持心仪的但具风险的大学。他说,高考不就是赌嘛,大不了复读啊。一听复读,一想又要过一年高四,我的脑袋都要崩裂。我赶紧表态,儿子,咱们就一次成功。他问,为什么?我说,不为什么,就是一次成功。几天后在系统就要关闭的最后几分钟,他降低标准,选择了一所相对有把握的学校。(作者:卢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