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学方法导论知识第二章:教学设计的方法

来源:微学网发布时间:2011-07-14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方法

1、 教学设计: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2、 教学设计基本特征:指导性、统整性、操作性、预演性、突显性、易控性、创造性。
3、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最高表现:创造性。
4、 ▲教学设计的依据:(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
5、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6、 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设计等。
7、 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
8、 教学目标组成:教学总目标(实质性、教育性、发展性)、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9、 教学目标主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10、教学目标分类(美.布鲁姆):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11、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适中(“跳一跳、摘桃子”);(4)便于检测。
12、教学目标不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而是指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13、国家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编定和颁布、规定各课程门类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
14、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教材。三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15、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注学习时间的多少。
16、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是提高教学时间效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17、教学时间设计的核心:单元课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