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第七章

来源:微学网发布时间:2011-08-16

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第七章

  高校教师的任务: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高校教师应当运用已经掌握的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报告、科技咨询、培训人才等形式为社会服务。
  高校教师的作用:1)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等2)创造性。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思想、观念、方法、手段等的创新特征。3)高校教师劳动的个特性和群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体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与不同个体之间在学科、专业以及任务分工上的协作性,两者见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办好高校的关键: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教师培养关注三个环节:1)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教育
  学术带头人的素质:1)学术造诣深,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2)治学态度严谨,能起到设计、组织和指导课题的作用3)有较强的科研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4)学术民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高校教师的结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四方面:⑴职务结构,指教师队伍内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各级职务的比例状况。以培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大学,职务结构多为“倒金字塔型”;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大学,职务结构常为“卵型”结构;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最好为“金字塔型”。⑵学历结构,指教师队伍中所有教师最后学历构成状况。⑶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年龄的分布状况。应大量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从教,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⑷专业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归属不同学科、专业的比例状况。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宽专业、双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趋势。
  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为合理优化我国高校教师整体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完善教师聘任制。获得双赢的结果,增强学校间对人才的竞争意识,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⑵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高校间合理流动,形成教师的合理布局。⑶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
  大学时期大学生身体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
  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包括:1)认识活动的发展特征1观察力。观察力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已达到相当水平观察范围也有所扩大。2注意力。注意力稳定能较好地完成主义的分配和转移3记忆力整个记忆已达到逻辑记忆发展的顶峰4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2)学生的情感发展特征3)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征4)个性倾向性的发展特征、5)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分化。
  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
  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⑴新生阶段,从入学到读完一年级是新生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并逐步适应大学生生活的时期。⑵二、三年级阶段,从二年级初三年级末,是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的时期,也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确立、定型的时期,进入大学生活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特点: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不稳定性;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层次差别日益明显;希望获得爱情的体验。⑶高年级阶段,即从进入四年级开始到大学生毕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期,也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特点:思想较为成熟,自主支配意识强;工作、生活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关注毕业分配。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⑴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两者建立了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⑵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包括师生间的认知关系、情感关系等。⑶指在教育过程中双方都应履行自己道德义务的关系,它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巩固。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在心理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1)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3)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