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持人:广大的考生、网友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教育频道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系列访谈节目。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昨天下午已经公布了。大纲的具体内容以及最新的考试动向请大家访问人民网教育频道进行查阅。应广大考生的要求,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育路公务员考试网请来了中国人大博士,中国人大国家公务员研究所资深培训专家王甫银老师。
王甫银: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人民大学王甫银。
主持人:北京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梦金老师。
李梦金: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北京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公务员辅导专家王顺捷老师。
王顺捷: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这三位嘉宾就针对新的公务员考试大纲,以及考生针对大纲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首先请王甫银老师谈一谈,新的《公务员考试大纲》出来之后,您认为今年在《申论》部分,考试大纲与往年的大纲有何区别?总体来说,与去年相比,大纲是难了还是简单了?
王甫银: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年的大纲从《申论》这部分来说,总体变化不大。但是从大纲的形式上来说,今年的大纲除了和2006年大纲在表述上有一些区别。在表述上增加了一部分内容,就是对《申论》的背景材料,强调了《申论》背景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或几个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准确的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且能准确、流畅的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从大纲的表述上来说,增加了这样一部分内容。并不表明今年的大纲和往年大纲有很大的区别。《申论》这一部分大纲的表述上没有什么区别。作为《申论》考试,试题有它自己的特点。《申论》考试是从2000年开始,改变了传统的公务员写作和公务员写作方法。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开始,开始把写作课的考试定位为《申论》考试。这种考试和传统的公务员写作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可能强调格式的要求,并不是立足于能力的测验,而现在的《申论》考试的试题,实际上是对公务员日常工作的一种模拟,是模拟了公务员日常工作。而它测试的核心就是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一个人公文写作写的好,可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他对格式比较熟悉,可能“公务员写作”得分比较高。但是并不代表这样的人就一定具有做公务员的潜力。所以根据公务员考试的特点,主要侧重于把有潜力的人挖掘出来,充实到国家公务员队伍,《申论》考试也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所以主要问题是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能力又分解成四个方面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所以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题型设计也是围绕这几方面进行设计的。但是公务员考试难度来说,近几年从总体上来说是越来越增加难度。从给定材料这部分来说,实际上给定材料的内容越来越多。从2000年第一次进行申论考试,我们给定的材料只有1500字左右;2006年,我们公务员《申论》的考试,给定的材料已经增加到八千多字了,所以阅读量增大了。从这方面来说,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这么多的材料中,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抓住最有效的信息,就体现你综合分析能力,体现你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从给定材料这一部分来说,难度也加大了。
从《申论》要求来说,《申论》试题结构上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每年一般三句话:
第一,《申论》与传统写作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首先注意事项中提醒你《申论》考试和传统写作不同。
第二给出参考时间。阅读材料的参考时间是40分钟。答题的时间110分钟。
第三、提醒考生要仔细阅读给定材料,严格按照申论要求答题。而且很多年,在“注意事项”里还是考生答题要答在指定位置上。所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注意事项”在《申论》考试结构来说,这一方面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这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给定资料。“给定资料”刚才我给大家解释了,给定资料这一部分是字数越来越多,从最初的1500字发展到3000多字,4500字,一直到2006年的八千多字。这样对考生在这方面的难度加大了。
第三是申论要求。“申论要求”这一部分现在出题方式逐渐灵活,加大了考试的难度。在“申论要求”这一部分,2000年时,申论要求主要是三个方面,是传统的申论要求。第一方面要求你概括给定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第二个是要求你就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从政府调研员的身份,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三个要求就是选定一个角度对提出的对策进行论证。所以“申论要求按”是这样的。所以,2000―2002年“申论要求”主旨都是三段式,2003―2004年,“申论要求额”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03年没有要求你概括这段文字反映的主要问题,而是直接让你提出,减少事故的对策。第三部分让你选定一个情景进行论证。2004年是没有提出对策这一个申论要求,第一个申论要求是“概括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是一个概括题,但是这一部分没有按照传统的三段论的方式,不是省略了对策,而是在出题形式上省略了对策。
第二,“出题要求”,你是某市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交通拥堵报告。两段式的考试,这省略了传统三段式的一部分。
2005―2006年考试,题型又发生了变化,2005年申论要求又变成四部分:第一部分给了一个客观题,给了五个选项。也是解决扶贫问题的相应对策。采用了让你对对策进行有效分析的出题方式,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第二部分要求你概括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然后从一些角度进行论证。2006年也是一样,概括题目,要求你概括讲话的主要内容,然后概括这个讲话与别的讲话不一致的观点。然后自选角度,对事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申论要求”上,现在每年也在发生逐步的变化。虽然说今年从考试大纲上来说,并不能发现申论的试题可能有一定的难,但是从近几年申论题结构上分析,给定资料使考生应考的难度加大了。申论要求使出题形式更加灵活,也加大了考生的难度。总体上来说,《申论》这一部分,考试的难度是比以前加大了。
所以,2007年的《申论》考试难度在2006年基础上,还会稍微增加一些。这是我们要给大家解释的第一个问题。 主持人:面对《申论》题逐年越来越难的趋势,针对刚刚出来的新大纲,考生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备考呢?
王甫银:这个问题可能也是考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备考申论?很多考生拿到申论题以后,感觉到不知从何下手。
首先备考申论时,不管是中央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考试来说,目的和目标刚才我们讲了,都是一致的。测试考生的能力,测查的重点也是明确的,要测查考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备考的过程中,我想考生首先第一个要把握的就是了解申论试题的结构,刚才我讲了申论试题是三部分构成。首先了解试题的结构,在考试中注意事项,例如,到2007年我参加考试的时候,看看注意事项和往年有什么不同。往年大概是三个方面,有没有突出的要求,如果我们平时了解这种结构,到考试的时候,就可以扫一眼就明白了考试的注意事项这部分的要求,节省了考生的时间。
第二个内容就是给定资料。从给定资料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给定资料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案例式的资料。案例式的资料特点就是整个材料集中说明一件事。2000年的材料实际上就是案例式的材料,给定的几套材料之间前后是有联系的,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是案例式材料相对考生来说,比较容易把握一些。但是现在考试中给定的材料往往采用的是汇编式材料。汇编式材料往往是围绕着某一个热点问题,来给大家提出十几段材料,有的时候甚至是十三段材料,有时候第一段和第二段和第十三段材料可能没有因果关系,但是其中都是说明社会热点问题,似乎材料前后之间没有关系,所以考生要从这些材料中把握信息是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结构来说,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申论》的试题结构是三部分。申论要求往年是什么样的,今年的考题拿到以后,看看这个考题,首先要有一个印象,“申论要求”和2004、2005年的一样不一样。毕竟《申论》考题只考了7年,这7年的考题,我们都可以收集到,很多教材上都有介绍。这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首先要了解清楚题型是什么样的结构。
第二个就要注意真正备考的过程中,要加强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申论的考试特点是模拟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是让你从材料中发现问题。你针对这些问题,还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然后你要论证说明,说服领导来采纳你的对策和建议。实际上是这样一个工作流程。这样的工作流程分解到我们的答题中,总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如何看材料。给你那么多字的材料,如何很短的时间里抓住有效的信息,这是我们《申论》考试的一个重要目的。从阅读理解中发现主要问题。
第二个环节就是如何写概括。让你概括出主要问题。这是第一年考的内容。第二年考过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影响,还考过概括主要观点、概括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但是这类题总体上来说都是“概括类”的题型,都叫“如何写概括”。这是第二个环节,从材料中根据“申论要求”进行概括分析。
第三个环节就是如何写对策。发现了问题如何解决。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的都是非领导职务的,我们从材料中发现问题以后,要把问题提供给领导决策时用,但是我们同时还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要求。如何写对策?这是第三个环节。怎么解决你发现的这个问题。
第四个环节实际上就是说服论证的过程。对你提出的对策有的时候是在自选角度上,有的时候就你提出的对策进行整体论证,就是如何进行论证?如何说服领导采纳你的对策和建议。这样的四个环节,实际上是我们复习中应该加强的针对性。我们考试复习中,可以了解一下申论的由来,申论与策论的关系等。我们能力的体现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如何写、如何阅读资料、如何写概括,如何写对策,如何进行论证。所以我们的复习,也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的环节进行。从我们复习技巧来说,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体现。
所以,我们在备考《申论》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申论》是什么结构。第二个我们要搞清楚《申论》的答题四个环节。针对不同环节,我们再把问题具体一点。分析的越具体,考试应对的时候就越从容。比如给定的材料我们进行分类,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答题要求,我们刚才讲的案例式材料和汇编式材料不同,这是从表现形式上来说,但是汇编式材料都是围绕某一个热点问题来的,所给你的十三段材料虽然都是半成品,这些半成品都是集中反映了某一个热点问题,某一方面的问题,都是有一个中心议题。
从内容上来说,材料可以分为总结教训、问题型的,总结经验的,主要是好的方面的。“总结经验”类的近几年考得比较少,但是公务员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一些既有经验又有教训。既有正面,也有负面。比如20002年的考题,反映网络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近几年比如从材料上来看,从内容来分,主要是总结教训,也就是问题型材料比较多一些。因为从问题型材料上来说,可能更能体现我们考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材料我们要进行分类。对材料的情况我们要了解。我们分析得越细,我们答题的时候越从容。
那么如何写概括,怎么写主要问题。比如2000年写主要实际上2000年的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噪音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反映的是居民因为环境污染而发生的诉讼问题。但是它让你概括的是主要问题,这两个问题中谁又是主要问题,当然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噪音污染之间的矛盾,如果直接让你概括问题可能是两个方面,如果概括主要问题就一个方面,你应该就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所以,对“如何写概括”,我把把概括的几种情况,在考试中都得掌握,如何写概括主要问题的,如何写概括主要内容的,如何写概括主要影响的,如何写概括主要观点的,如何写概括思路的,这样的问题,你提前都应该做准备,都做一些练习,当然还有概括主要原因的考题等。
再一个是“如何写对策”,如何扩展你写对策的思路,这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这也需要我们的复习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进行论证,这也是一样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这是申论答题的四个环节。把这四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充实以后,大家可以选一些历年真题进行模拟。按照《申论》的考试要求答这样的题。我们在复习参考书的时候,也不需要买太多,可能买一本介绍如何看材料、写概括、如何写概括、如何进行论证的基本式的书,其次就应该买一本历年真题的书,我们再看看,了解一下近几年都是怎么考的,然后我们再作几套好一点的模拟题,测试一下自己在写《申论》的时候,对不对路,写的符合不符合申论的要求。如果不符合,怎么才符合。通过这样,加强针对性训练,可能会提高我们在这么短时间内的复习效果。
主持人:历年《申论》考题都是一些社会上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每年热点都是不同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是不是往年的热点就可以排除掉呢?
王甫银:这个可能也是考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申论》考试所给定的材料,肯定是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从《申论》命题角度来说,具有公共性、议探性、广泛性、非敏感性等。所以考的是社会热点问题,“给定材料”是大家关注的,或者大家都已经了解的,或者都有所谈及的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复习中,如何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很多考生在复习中误入歧途,总想猜题,我想我们复习过程中主要关注的应该不是这些问题,从考试形式上来说,非常灵活。而且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要考察考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可以关注,但是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把它作为主要的方面来看。我们主要的目的、主要的复习方向应该是提高我们的能力,而提高这种能力,就是刚才我上一部分提到的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搞清楚如何阅读材料、如何写概括、如何写对策、如何进行论证。近几年的“申论要求”尽管有两段、三段式的,甚至四段式的,但是考察方面都是包含这几个方面的。
比如说2004年,我们的考题第一要阅读材料,第二个要写概括,要概括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是一个概括能力题。第二段没有让你写对策,让你从某市交通部门负责人身份,写一份关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报告。这里虽然说没有让你写对策,但是如果你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写对策不可避免,其实对策题又在第三部分体现出来。你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要提出对策。同时对这个对策进行论证。
所以,尽管考试形式在发生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我们测查的能力,不变的是我们考试的四个环节。我们要把握好在《申论》考试中的四个环节。当然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家也可以做一些补充材料,但是我认为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放在我们辅助的位置。因为有可能社会热点问题你可能猜到了,但是你不会写概括,出题形式现在又非常灵活,比如今年、去年考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出题考你,给定的材料是什么,你如何从材料中尽快的发现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你一样得不到高分,仅仅知道今年要考哪个社会热点问题,即使你猜到了,所以现在社会热点问题那么多,都是主流。温家宝总理提出关于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热点问题。当然热点问题的热门性只是它的一个方面,还要考虑中观性。要反对避免专业的歧视。
2002年的“PPI风波”,有的考生就走题了,考虑啊到PPI可能对人没有害处,也偏离了我们《申论》考题的目的和目标。往年曾经出过的申论热点问题一般情况下不会重复。重复了也是采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考大家。所以我认为社会热点问题,我们要关注,但不要以它为主。偏离了申论备考复习的方向。这是我要讲的几个问题。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给定材料的字数很多,考生在申论考试当中,如何把握好答题时间呢?
王甫银:《申论》考试的答题时间,刚才我们谈到注意事项的第二条就明确提出来,申论阅读材料的时间是40分钟,答题的时间是110分钟。在考试过程中,有的考生性子比较急,总怕答不完,挤压了阅读材料的时间,阅读材料的时候在做的时候就囫囵吞枣,马马虎虎,赶紧去答其他的题。这实际上就在时间分配上是一个错误的。其实你有40分钟时间看材料,这40分钟阅读材料的时间实际上并不多,你要首先找出材料里反映的主要问题、中心议题,然后各方面材料里面都说明什么问题。你要把这些材料都搞清楚,40分钟不多,“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所以在时间问题上,阅读材料时间不要吝啬,一般情况也不要过于超出40分钟,基本上按照参考的40分钟时间答题。
当然答题的步骤很多考生也有不同的想法。有的考生认为,我先看材料后看“申论要求”;有的考生说我先看“申论要求”,后看给定材料。当然这因人而宜的。
我建议,首先大家步骤应该是先用两到三分钟时间浏览一下材料,浏览材料的目的是看看这个材料的主要议题是什么,这个材料有多少结构,由多少部分组成。从总体上把握一下这个材料大致说明什么问题。
第二个步骤就应该开始看申论的要求。这样才能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有的放矢,把《申论》要求掌握了,通过“申论要求”也能发现这部分考试的主要议题是什么,这种申论要求和往年的申论要求有什么区别,要求做哪几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们加强阅读材料的目的和针对性。然后我们才去阅读材料。我认为应该按照这个环节来做。但总体时间也应该控制在40分钟左右。
主持人:除了以上刚才您谈到的这些问题,在《申论》考试的时候,还有一些其它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王甫银: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和大家强调,就是答题时的角色定位。你的具体身份是什么?很多考生对这个问题不注意。拿下题以后就答。如果你的角色定位错了,你答题肯定是偏离方向。就是说,你在答这个题的时候,你的身份不是一个学生,我们现在答题时普遍的现象就是“娃娃脸,学生腔”。答题的时候有很多人角色定位没有定位好。你答题的时候是以政府公务员的身份,有的时候甚至是政府公务员中领导成份。比如04年的考题,是让你以某市交通部门负责人的身份提出一份关于交通拥堵问题的报告,你在答题的时候,你就是这个交通部门的负责人,你不仅是国家公务员,而且是公务员中的领导人员。
2004年作为政府调研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角度提出一个报告。2002年要求你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来谈如何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所以考生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位的时候,你的行为要体现政府行为,要立足于解决问题。比如2001年有一位考生写的《申论》论证的题目叫“为康泰克鸣不平”,一看这个题目,你的角色定位就不对了。因为你要以政府工作人员身份制定政策,你要体现政府行为,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解决问题,不是激化社会矛盾,所以应试者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所以特别提醒考生,你在答题的时候,你具体的身份是国家公务员,你就是以国家公务员的身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这一点大家特别要重视。
主持人:您认为今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大纲与往年的大纲有何区别?
王甫银:今年考试大纲实际上有一些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门课,2006年之前都是进行分类考试。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试,把公务员考试分成两类,一类叫综合管理类,一类叫行政执法类。综合管理类考一类,行政执法类考二类。今年取消了,也意味着行政测验的试卷合二为一。往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总体考察内容是一样的,只是在某些题型上有所侧重,难度上稍有差别。今年一类、二类节不再细分了,就是一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卷子。这是今年考试大纲一个重大的变化。
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部分来说,主要是五部分内容,今年考试大纲上还是这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部分数量关系,第三部分判断推理,第四部分常识判断,第五部分资料分析。从内容上还是考察五部分内容。就具体哪一部分来说,大纲上有一个部分也有变化。就“变化”来说,我们提醒考生要关注。
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今年在“大纲”上比往年修改比较多。2005年的大纲和2006年大纲关于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基本上一样。2007年和前几年大纲规定都不一样。不一样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从考察的内容上来说,今年增加了一些内容。往年我们主要考察四个方面的内容,今年增加到七个方面。
第一方面,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内容。
第二方面,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的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
第三方面,概括归纳阅读材料中的中心主旨。
第四方面,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义是否一致。
第五方面,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第六方面,判断作者的才能意图倾向目的。
第七方面,(这与往年考试的一个重要区别),即准确、得体的潜词用字。 往年“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从2005、2006都是考的片断阅读,给一段文字,有两句的,有的时候三句、四句,然后给你一个问题,再给你四个选项,这是2005、2006年的考题采用的形式。今年就没有考过选词填空,当然有的地方公务员考试现在还采用这种形式。今年大纲中明确把准确得体的潜词用字写在我们考试要求里面。
现在我们大纲里还有一条,就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考题,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句话。也就是2005、2006年提纲中都是包含一段话,今年我们强调,有可能包含一段话,或题干可能是一个句子。在例题方面,今年也有变化,往年例题一直沿用2000年的例题,给的是文章阅读的例题,这种题型是国家公务员2002、2003年主要采用这种形式,就是给一篇文章,然后问四个问题或者五个问题。2005、2006年虽然采用了现在片断阅读的形式,但是我们给的例题还是这样的。
所以今年大纲调整以后,应该说从大纲上形式上来说,大纲更加严谨和规范了。它举的例题也举了一道片断阅读的例题。但是我们注意,今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大纲举的例题里面又增加了一个,增加了一个选词填空的题型。所以考生要关注这一点。“大纲”中给你一个选词填空。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校的长期发展。然后给你几个选项。这是选词填空的考题,
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2001年以后就没恩再考过这种考题。但是像上海、浙江、广州、江苏等省还考过这种选词填空的题型,因此在今年大纲例题中举出了这样的例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选词填空题型,除了关注传统的片断题型,还要关注选词填空的题型。
数量关系,这一块总体变化不大,只是对给的例题上做调整。原来数学运算给的是数字题,今年改成文字题。但是这一部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判断推理”这一部分。总体上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判断推理一共包括四部分内容,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往年我们的题型顺序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今年调整了一下顺序。把定义判断调整成第二个,把演绎推理调整成第四个。把演绎推理的名称改了,去年叫“演绎推理”,今年叫“逻辑判断”。但是关于“逻辑判断”和“演绎推理”这种表述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各个地方在具体的考察题目上有所区别。所以这一部分没有太大的变化,考生还是按照我们以前的复习,注意一下顺序的变化。额
从大纲上来说,今年大大纲比往年更加严谨。比如“图形推理”这一部分,大纲的表述上比以前更规范、更严谨。今年没有提出来,往年我们在“图形推理”部分,我们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有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这种大纲的表述和我们实际的考题是不一致的。比如2006年的考题,问号在哪里?就没有问号。所以大纲和实际的考题有些不一致。今年我们把“图形推理”的表述更规范了,我们表述成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并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就没有提到问号的地方。就是说更加严谨和规范了。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今年大纲上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按大纲要求因为我们在前几年,在2005、2006年关于“常识判断”部分,大纲是这样规定的:“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测查考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涉及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等内容。”
今年的“常识判断”的表述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常识判断直接表述成主要侧重测查报考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它没有再提涵盖其它方面的内容。就更加强化了我们常识判断这部分考试主要考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从原来的四类列举,增加到现在的六类列举,原来只涉及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现在提出,不仅涉及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还提到了要加强刑法、诉讼法,甚至还有商法。所以我们考生对这部分复习应该以法律知识为主。因为很多其它的知识主要靠平时积累。
比如科技知识,实际上你现在在准备,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准备,就如大海捞针,法律知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知识点的。而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从专业深度上不会太深,考察的目的来说,主要围绕与公务员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且恩只考察这几部分知识里面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比如《行政诉讼法》中的管辖,2005、2006年的“行政诉讼管辖”就考了三个题。所以很多知识点是比较集中的。所以很多同学买了这样的书,很多书的质量我不好评价,但是我认为,大家主要是看里面的法律知识。而且法律知识里面我们要把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常考的知识点。
从大纲变化上来看,主要体现在原来大纲举例的例题换了,从表格题换成了图形题。这实际上并不表明资料分析题以后就以图形题为主,大家要注意。因为我们资料分析这一部分考题每年考四个,每年四个题后面出五个小问题,实际上是20个小问题。这四个题每年分布都是要考虑要有一个文字题,要有一个表格题,要有一个图形题还有一个其它的题。这“其它的题”有可能是综合性的题,既有文字也有表格,也可能又是一个表格题,也可能是一个图形题。所以大家这一部分的复习,不要看到大纲的变化以后,就觉得可能主要以图形题为主,表格题肯定还会考。统计图、统计表都会考的。这一部分题,有的考生丢分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这部分放在最后,时间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很多考生不会看统计图,不会看图,不会看表,没有掌握统计的基本术语,什么叫增加,什么叫增长概念。第二个对各种图形不熟悉。所以,我们需要熟悉各种图形。网状图、饼状图、扇形图、曲线图,还有其它的各种图形。这是最关键的。所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部分的考试大纲总体上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不在进行分类。都考一张卷。
第二关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的变化。举的例题里增加了选词填空的例题。
第三我们要关注常识判断的变化,常识判断这部分强调了侧重于法律知识。而且强调了传统的四类法律以外,还增加了刑法和诉讼法的内容。所以这几个方面我们要关注。这是新大纲的一些变化问题。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嘉宾全面而深入的解答。希望广大考生结合新大纲的内容做好复习。同时也希望考生继续关注人民网教育频道的额“公务员考试专家系列访谈”节目。我们会第一时间将公务员考试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大家。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