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考点要点5天速记第五章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5-18
 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社会的实践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征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国家的本质和功能起源

  本质

  职能

  社会的文化结构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具有阶级性

  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本质

  功能

  文明与文明形态

  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了解)

  1.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2.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也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形态的更替。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

  4.要重视保护自然环境,注重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社会有机体是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其特征: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其它社会结构的基础。

  四、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理解透彻)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2.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历史性的特性。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重难点)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从静态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从动态说,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六、社会经济结构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七、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的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八、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国家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2.国家有统治与管理两种基本职能。也可分为对内和对外职能。

  九、社会的观念结构(理解)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又称思想上层建筑。观念结构分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

  十、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运用)

  1. 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

  2.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意识,称为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反映社会存在,维护或批判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创新等作用。

  十一、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文化具有保持社会正常运转、传承知识、教化人以及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等功能。

  十二、文明与文明形态

  1.文明是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2.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实现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