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化综述与复习方法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9-07

  2011年考研大纲刚刚公布,对2011年政治考试大纲进行最全面、最精细、最深度的解析,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大纲修订变化。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延续2010年的知识点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大纲出来之后,考生最关心的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的变化原因和命题规律,以及在今后的复习中如何根据其特点展开复习。在今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发行的权威官方考研用书《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一书中对考研政治的命题重点进行了详尽分析,下面我们针对新大纲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提纲挈领地给出考研政治复习的指导。
  一、2011新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变化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础性学科,是所有考研政治学科中灵活性做强的一门,因此,在命题规律上,往往非常注重考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与2010年相比,更改之处有两处,分别在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下面我们结合《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按照2011考研政治新大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的变化作出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是马原理的绪论部分,此章跟2010年大纲相比没有变化。此章内容是马原理部分的系统介绍,所涉及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复习过程中注意用复习选择题方法进行复习,认真总结,提纲挈领,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部分进行识记性复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的一个章节,也是我们要着重复习的重要章节。此章跟2010年大纲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将唯物论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改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通过变化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表述侧重从逻辑体系上阐述问题,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之所以是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原因,即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2011年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将“是”变成了“在”,在命题上应该侧重于变革过程和阶段,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过程和时间阶段。唯物论部分考生必须掌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形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命题形式以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具体的命题角度可以是将以往哲学家的典型观点设置为分析材料,将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作为选项等等,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抓住上述几个考点。
  除了唯物论部分,本章辩证法部分更是十分重要,内容和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各个部分(唯物论、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之中,对于复习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指导性意义。把握辩证法部分的逻辑结构,要注意三点:第一,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法的范畴和基本规律都是对联系和发展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注意五对基本范畴的应用性,此点在2009年作为重点分析题考点出现。
  从历年考题情况看,每年都有选择题、分析题出现,而且题量大。有的部分连续几年都考到,如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一方面的发展以另一方面的某种发展为条件的原理,比如1999年单项选择题第2题、2001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2年文科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3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和2004年多项选择题第17题和辨析题第31题、2009年分析题34题,2010年分析题34题连续以不同形式进行考查过。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这一章的重中之重,每年必然出题,考生要认真复习知识点,提升运用能力。
  正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三章所指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部分,有一处更改,将“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改成“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更加侧重原理和实际应用结合程度,运用真理和谬误关系说明成功和失败的对立统一,说明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此章相比于2010年没有明显变化,考点逻辑顺序与2010年吻合,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清楚认识论部分的理论地位,即与唯物辩证法一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制分析题的重点,在2010年考研政治试卷中,就作为分析题考点出现。所以考点要提高重视度。
  这部分的难点是认识的本质,考生需要区分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的两种反映论,因为涉及到西方哲学部分,所以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要多多注意系统总结。
  本部分命制主观题的重点有三个,第一个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第二个是认识的发展过程,第三个是真理和价值,其中第一个考点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认真掌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部分相对于2010年没有考点变化。这部分知识点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比如在2008年分析题中有一个问考到了唯物史观,问题考点是人的本质问题。
  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按照,《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考生需要理清逻辑顺序,可以按照两条主线来复习,第一条是社会如何发展,在这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所属相关知识点,第二条主线是人如何发展,考点集中在人的本质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部分,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的时候,需要注意命题设置,即多以名人名言的形式进行选项和题干设置。
  另外,在复习唯物史观部分知识点时,需要格外注意社会意识的三个构成成分,社会存在的三个构成成分和上层建筑的两个分类,从历年的考试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三个考点频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选项多是用事例考查构成成分,需要考生认真辨别和分析。
  二、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中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变化之处
  总体来看,今年大纲马原理的变化很小,没有实质内容上的大变化,就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部分内容来看,新大纲里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考点共98个。与2010年大纲相比其变化如下:第五章只有一处表述变化:将相对人口过剩表述为相对过剩人口。第七章删除两个知识点,有一处表述变化:删除知识点社会主义的改革;删除知识点改善党的领导;将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表述变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删除的这两处知识点其实仍在考研范围内,在毛中特这门课程中都有对社会主义改革和改善党的领导有更详细的论述。而表述的变化更加精确了。
  重点看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线索:
  首先介绍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学习任何一门新的学科都必须清楚的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并且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们考研范围内重点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我们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或者任务就是要发现并总结出经济规律。
  再看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介绍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资本运动的一般原理。
  具体的理论内容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资本运动的一般原理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其中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合起来也可称为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运动的一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资本的运动理论,从单个资本看,表现为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资本循环理论重点是分析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及其矛盾。资本周转理论重点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以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而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来看,则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重点是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基本比例关系协调问题。在此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与经济危机。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而得出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
  这一科内容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科社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和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应当注意正确处理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在2010年考研政治试卷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22分中,除了单项选择题第4题用直接发问的方式考查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之外,其他所有题目都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解释和说明问题,有的是格言、名言,有的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的是名人典故,整个试卷给人非常丰满的感。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不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人心,也对考研政治的复习和应试提出了新的要求。试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颠覆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怎样才能很好地应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命题的这一趋势?一言以蔽之,重视练习,重视习题课程,重视答题方法,将得分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作为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本学科的线索图请详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一书,此书中有每一门学科每一章节的知识框架图,让同学们对繁杂的知识内容一目了然。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方法指导
  综上,我们针对2011年新的考研政治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变化和命题规律进行了分析,下面,根据《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针对新大纲的特点,我们谈一下2011年考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
  第一,概念清晰,逻辑框架鲜明
  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概念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界限不明。例如,我们把哲学定义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不是定义为世界观。因为人人都有世界观,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了,但并非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形成了理论体系,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只有形成了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并非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在掌握哲学这个概念时,既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又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不要把哲学与世界观相混淆。
  再如,我们把经济基础定义为“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因为“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都不只存在一种生产关系,而是既有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又有与生产力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如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等。“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了所有这些生产关系,内容十分宽泛,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才叫经济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掌握全面,切忌片面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各个方面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相依赖、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全面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
  例如,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对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次要方面的支配作用,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作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既要肯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既要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又要充分重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二者相互排斥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相统一的一面;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性质的认识上,既要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又要掌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在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客观过程的问题上,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等。简言之,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片面地看问题。
  第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正如《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所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和学习其他科学一样,要记住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记住基本概念的定义,要记住基本原理包括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思考问题。如果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没有记住任何概念和原理,怎么能够思考问题呢?这与没有记住数学的公理、公式无法解数学试题一样。所以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不是要不要记忆的问题,而是如何记忆的问题。我们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
  第四,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理论脱离实际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或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以弄清理论为前提,不要离开理论罗列一大堆实际问题。学习理论,把它束之高阁,不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再好的理论也是无用的;但是离开理论,只罗列实际问题,就事论事,不作理论分析,也不算是理论联系实际。只讲理论,不讲实际,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则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种表现。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防止和反对。
  四、针对今年考研政治大纲,就马基原理中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复习方法给予建议
  1、要学会穿针引线
  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重点问题。所谓重点是指在政治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关键性原理,它们是理解其他问题的枢纽。复习必须有重点,即对整个学科的重点理论,要重点学习和掌握。比如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重点理论,学好这部分理论,对其他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有直接的帮助。此外,对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要尽量弄清楚,一方面可以在联系性思考中,对难点、疑点逐渐解难释疑;另一方面可通过助学、辅导来解决自己搞不懂的问题。
  2、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通过采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运用具有内在联系的经济范畴建立起来的。学习这门课程,采取死记硬背的办法是不可能奏效的。必须以对原理的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凡是理解了的原理,很快就能记住,也不会轻易忘记,并且在考试解题中能运用自如;凡是不理解的原理,通过死记硬背,虽然短期内能够记住,但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并且在考试解题中很容易出现丢三落四、张冠李戴的现象。可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并取得理想考试成绩的最好学习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
  要注意政治经济学中基本理论、观点、规律等在现实中的应用。因为这些都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涉及到的是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和一般问题,同时注意这些经济问题和我国经济生活的联系。最后,政治经济学从整体上讲是关于资本主义的,但其中个别章节对现实有借鉴意义,如资本周转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
  以上具体的学习方法,请详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一书,这本书中均设置了典型例题及解题方法,对同学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2011年新大纲,我们做了如下趋势预测:
  1.紧扣大纲,深入理解
  在每年政治试卷“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考查对基本理论、概念、范畴深入理解;甚至某些主观性试题的回答,也要求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基础,去分析说明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现象和问题。为此,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规律,要力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不仅要知道概念、规律本身的含义,还要进一步把握这些概念、规律本身的来龙去脉。
  2.注重对考点的综合性考察
  在历年政治考研试卷中,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试题,往往并不是简单地考查某个概念、范畴和规律,而是把几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范畴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一点在不定项选择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不定项选择题往往又是难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个题型。
  在材料分析题中,近年来考研政治试卷命题的一个明显趋势,往往给出一个或几个材料或观点,要求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别加以分析和说明,考生要重视这一命题趋势。政经经常会和哲学等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出题。比如价值规律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命题;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政治经济学中如果出分析题,一般不会单独命题,会与其它学科一起命题,比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会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及形式政策结合起来命题。
  3.注重对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部分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以至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比如运用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说明08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走高情况下,如何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来保持物价稳定;如运用马克思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的不同。而社会主义的扩大就业正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