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分布
章 |
接 |
知识点(2011知识点) |
科目 |
8 |
23 |
192(20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15 |
47 |
140(14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0 |
31 |
114(12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8 |
25 |
80(85)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14(14)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41 |
126 |
540(570) |
|
二、知识点变化
(一)删除20个知识点
1.《马原》
(1)联系与发展。
(2)否定之否定。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5)资本积累的含义。(后边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涵盖此知识点)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2.《概论》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3.《纲要》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后面增加)。
(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5)《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7)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9)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概论》课中有此知识点)
4.《基础》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
(4)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增加8个知识点
1.《马原》
(1)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2)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4)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概论》
无增加内容。
3.《纲要》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3)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4.《基础》
无增加内容。
(三)形式变化知识点
1.《马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5)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修改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修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合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合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1)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修改为资本循环;
(12)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修改为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13)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合并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1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合并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5)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修改为垄断与竞争;
(16)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修改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1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修改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概论》
无变化
3.《纲要》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修改为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修改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修改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4)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修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5)长征的胜利。修改为红军长征的胜利;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修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修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修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9)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修改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0)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修改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4.《基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修改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