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措施
1、研究、认识现代化建设规律,认真收集、分析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做法和经验,认识现代化发展规律,认准发展方向和趋势,从中吸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形成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要加强这方面的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培训骨干,形成一支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管理单位人员组成的懂得现代化、熟悉现代化、能干现代化的队伍。目前,这方面的力量太单薄,很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2、制定有科学依据、切实可行的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规划,明确本地区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任务,分阶段的具体任务和实施计划。由于现代化是探索性的工作,规划有可能不完善,用滚动的方法,隔若干年进行一次补充修改。规划应当是民主决策的结果,通过地方人大讨论批准,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不能换一届领导班子,换一个思路,使规划可有可无,不起作用。
3、发挥政府在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是政府行为,制定规划、协调各有关部门关系、筹措资金、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制定配套政策法规等都应由政府去做。作为公益性较强、非营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大部分比例应由政府解决,同时也要运用市场机制,在社会上筹措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4、部门协作配合。农村水利现代化不是水利部门一家的事,涉及计划、财政、农业、林业、环保、政策研究等许多部门,必须在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分工协作、紧密配合。
5、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农民是农村水利现代化事业的主体。在现代化规划、实施方案制定、验收、运行管理等到各个环节都要吸收农民参与,让农民当家作主,享受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这是农村水利现代化有长久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6、把科技进步作为推动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强大武器。农村水利现代化,说到底,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方法与技术。各种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灌水技术、施工技术、高效用水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运用等等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技工贸、产学研科技体制改革都应当成为推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要采用正确的策略,从全国来看,农村水利现代化应当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是一个多样化、动态的发展过程,要先易后难,由简到繁,先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做起,然后向中部,再向西部推进,先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做起,再向中小城市郊区、广大农村推进。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不能遍地开花,齐头并进,要先选择经济实力雄厚,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进行试点,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首先是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把基本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提上日程呢?
参考专家们的分析,我认为,人均GDP800-1000美元的地方,属于刚刚解决温饱,进入小康的门槛,农村水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抗旱排涝保障能力,或者说提高水利化程度。人均GDP3000美元的地区,从经济上属于初步实现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根本性改变,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水平达到60%,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农村水利应当把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任务提出来。不具备人均GDP3000美元的地方,可能其中有个别县、镇达到这个水平,可以先行试点。
第二是把体制与机制等软件建设,特别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作为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来抓。
一些农村水利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往往偏重硬件建设,忽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软件配套,不抓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这种现代化是难以巩固持久的。上海郊区有大量的小型排灌泵站,过去产权归人民公社集体所有,现在归谁所有?是乡政府所有,还是村民委员会所有,如果归村,跨村受益的怎么办?日本的中小型灌排区叫土地改良区,都有明确的事业担当主体,由农民自己组织,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有法人地位、有自己的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政府在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上负担了绝大部分,但土地改良区的兴办,管理运用完全交给农民自己的组织负责。土地改良区专职工作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素质,具有现代意识,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方法。
第三是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节约保护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多少年来,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开发水资源,扩大灌排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味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等等。农村水利现代化,不仅有工程设施硬件的现代化,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要有好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水资源不仅为当代人利用、服务,还要让子子孙孙都能享用。
日本的农村水利经过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80年代,上百年的建设,开发灌排保障能力,达到很高水平,在此以后,他们把农村中小河湖水环境治理、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重点提上日程。目前农村污废水处理率大约是32%,规划再用10~15年时间达到50%。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把污废水集中起来处理成本非常高。即使如此,他们仍在坚持做,因为这是实现日本农村水利21世纪发展目标——把农村建成适合人们居住、生活和生产地方的不可少的措施。
第四是正确处理单项技术和综合措施、常规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关系。
有的同志误认为农村水利现代化一定要做到自动测报土壤墒情,自动开启关闭控制闸阀,自动控制水位流量,实际上,闸阀自动控制、水位流量自动监测是必要的,发达国家已经这样做了,但大范围土壤墒情自动测报很难,成本代价太高,而且土壤墒情影响因素复杂。在美国、以色列也还处于局部试点。农村水利的特点是跟大自然打交道,不可能象制造企业的车间,工厂化的温室大棚,对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温度、光照、通风等都人工控制。露天的灌排作业,随时随地受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很难做到完全按人工意愿控制灌溉排水。只要劳动生产率、水利用率、水份生产效率、投入少产出高,常规技术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有些传统技术经过改造,同样可以成为先进技术。如沟灌本身是传统常规技术,但与激光控制平地技术配合,水的利用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第五是注意加强监测评估。
以往农村水利建设、经营、管理和改革,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重视立项,筹集资金和建设,工程建成后,到底运行情况如何,有什么问题,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缺乏监测、评估。如果成效显著,理由在哪里,说不清;如果效果不好,问题的根源在那里,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数据。现代化本身就是开拓性的工作,要不断实践,不断评估,逐步完善。
最后,对上海郊区水利现代化提出一点希望。
沿海一些省、市都在探索农村水利现代化工作思路,抓试点,我认为基础最好、最具备条件在全市(省)范围全面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是上海。广东的现代化建设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江苏集中在苏南地区,北京、天津虽然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但受水资源条件局限,现代化难度更大些。上海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条件在郊区农村水利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其它地方探索、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