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思考(一)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9-09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水利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阐述了农村水利化的涵义,提出当前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和应遵循的原则,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的的措施和策略,条件,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战略与策略。
  一、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村水利现代化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与农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粮食等农产品从长期供不应求,变为供需基本平衡,部分地区、部分品种供大于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农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田水利机械化施工、灌溉排水机械化作业的比例逐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对灌溉排水保证程度、精准程度,以及与水有关的环境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普及自来水保证饮水安全提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议事日程。经济全球化,农产品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竞争不仅表现在价格,更重要的是质量。灌溉排水要为农产品品质提供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要求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理念要调整。所有这些都表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加快。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的农村水利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形势要求,加快自已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把农村水利现代化提上议事日程,工业和城市可以反哺农业的条件,如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降到10%左右,上海只有2%,上海的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城乡二元结构在调整,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例降到10—20%。党中央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适应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二、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涵义及评价指标
  “现代”是个相对的历史概念,是和“传统”比较而言。现代化既是我们国家多少代人的梦想,毛主席、邓小平等几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奋斗目标,又是我们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漫长的发展过程。传统农村水利与很低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施工建设、作业方式主要靠人力、畜力、手工劳动,劳动工具主要采用锄头、铁锹、手推车,建筑材料主要采用木材、粘土、石灰、砖、块石等,技术进步缓慢,管理十分粗放,缺乏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主要靠言传身教的经验型。许多地方现在所用的沟渠土方开挖方法、沟畦地面灌水方法与古代差别不大。
  现代农村水利就是用现代的观点、理念指导农村水利,用现代材料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村水利,用现代方法经营管理农村水利,使农业、农村有更强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不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土地产出率、水的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农村水利施工、灌排作业、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核心是科学化,目标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
  农村水利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农村水利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应适当超前。但同时,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又需要一定的水利基础和较发达的经济社会作前提条件。现代化是个国际性的概念。尽管国外没有非常清晰、具体的统一标准,但还是有客观共识的。不是哪个人自己吹牛说现代化就现代化。全国东、中、西各地区都在为最终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而奋斗。但不同地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任务重点。目前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围绕着扩大灌排面积、提高灌排保证率、提高水利化水平开展工作,水利化是现阶段的目标任务。不能把水利化等同于现代化,不能把解决农民温饱的抗旱灌溉措施和基本生存条件的人畜饮水工程当作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哪些地方、什么时间可以提出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奋斗目标,必须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水平相适应。否则,现代化就起不到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团结群众齐心协力加快农村水利发展的作用。
  为了推进现代化建立一套客观、综合、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明确方向、统一思路、找出差距,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于如何从国家或较大地区尺度范围衡量评价实现现代化的程度,国际上有一些权威的研究成果。我国一些学者、科研单位对中国的现代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什么是水利现代化、什么是农村水利现代化,国内外都还没有得到公认的标准尺度,这是一个大家正在研究探讨的课题。我认为,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的建立应当体现综合、系统、宏观等特点,把重点放在保障功能的发挥和最终效果上,而不应局限于某几项工程或技术。具体来说,指标的设立,应有:抗御干旱洪涝自然灾害的能力或减轻灾害损失程度;各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程度;建设施工与灌排作业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社会化灌溉排水服务体系完善度;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和自来水普及程度;居民对农村与水有关的环境满意程度;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是否有建立了良性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在一级指标下面,可以根据不同地区情况,设若干更直观、更容易操作的二级指标。
  有了指标,还要有量化标准,如灌排作业劳动生产率。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小泵站是无人值守,自动监控的。上海郊区现在是3个人管一个泵站,作为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目标,可以减少到一个人管一个泵站,再往后一个人管5个、10个或者更多的泵站,由中心控制室自动监测控制,这样一个人就可以管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灌排作业,再配合气象预报、田间墒情、沟渠水位流量等信息采集和分析处理,灌排作业和管理劳动生产率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农村水利是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事业,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农村水利内容有很大区别。农村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应当充分包容不同类型地区特点,如干旱与丰水、山区与平原、水田与旱作物等。有一定的横向可比性,同时应尽量反映现代化的共性特征和本质,便于及时准确地监测指导现代化进程。在我国南北、东西差异过大的情况下,监测、评价现代化实现程度主要是与根自己条件类似地区比,或自己跟自己的过去比。
  这里要强调指出,“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宏观、综合的概念,是一个由经济社会、人、资源、生态环境等许多方面组成的系统长期发展的结果。研究建立具有综合性的农业等行业现代化评价指标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大大小小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地区都建立自己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就不一定妥当。建立一套评价指标,有利于跟踪监测、评估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有助于领导机关科学决策、指导,但也可能产生束缚干部群众手脚,影响创新能力发挥的负面作用。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只起测评、参考作用,并且主要供有关研究单位使用,千万不要成为行政机关层层分解任务、签订目标责任状、考核政绩的指标任务。那样的话,这项工作就走入误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