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雅砻江流域概况
雅砻江系金沙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县境内的巴颜喀拉山南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甘孜、凉山两州,在攀枝花市的倮果注入金沙江。从河源至江口,干流全长1571km,流域面积约13.6万km2,天然落差3830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890m3/s,年径流量596亿m3.
雅砻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金沙江和大渡河之间,为一南北长约950km,东西平均宽约135km的狭长地带。河系为羽状发育。流域东、北、西三面大部分为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包围,山脉走向除河源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为东西走向外,其余大多为南北走向。雅砻江河道下切十分强烈,沿河岭谷高差悬殊,相对高差一般在500~1500m.
雅砻江流域属川西高原气候,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
雅砻江流域地广人稀,大河湾以北几乎全为藏族居住地区,以牧业为主;大河湾以南为以汉、彝为主的多民族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根据近期完成的四川省水力资源复查成果统计,雅砻江干流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800余万kW,占全省的24%;占全国的约5%。在全国规划的十二大水电基地中,装机规模排名第四。
鉴于雅砻江水力资源在四川省乃至全国水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几十年来其资源开发一直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2 雅砻江水电开发勘测设计工作回顾
2.1 河流水电规划概况
成都院1956年开始进行雅砻江流域水力资源普查,1956~1962年间相继完成支流安宁河、九龙河、卧落河、理塘河、鲜水河、干流洼里至河口的河流查勘及普查报告;1965年完成《雅砻江流域水力资源及其利用》,为雅砻江流域水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较全面的基础资料。
1972年为解决渡口(现攀枝花市)地区电力不足问题,成都院在雅砻江干流下游段开展了以二滩水电站为重点的勘测设计工作,于1973年完成《渡口地区水电规划选点报告》,推荐二滩水电站为渡口地区第一期开发工程。与此同时,对二滩水电站上下游衔接梯级进行了查勘研究,相继于1977年和1978年完成《官地水电站开发研究报告》和《桐子林水电站开发研究报告》。
为完善干流卡拉至江口下游河段的开发方案,探求继二滩电站之后的后续工程及开发顺序,1988年成都院开始进行下游河段水电规划工作。1990年编制完成《锦屏河段水电开发方式研究报告》。1992年完成《雅砻江卡拉至江口河段水电开发规划报告》,提出的主要规划方案为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二滩、桐子林。
2002年底成都院启动雅砻江中游(两河口至卡拉河段)水电规划,预计2004年底提出规划报告。雅砻江源头的资源开发工作也在同步进行,1997年二滩公司组织了多学科、多专业参与的综合考察队,为上游源头的资源利用打下了基础。
2.2 主要梯级电站勘测设计概况
雅砻江干流主要梯级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65~1969年原上海院完成了《锦屏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报告对理塘河口至巴折大河湾段开发方式调整为引水式开发,于三滩坝址建闸取水,隧洞穿越锦屏山引水至巴折上游许家坪建厂发电,闸址正常蓄水位1675m,装机容量152万kW.
1973年9月二滩水电站初步设计工作全面展开。1981年国家对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了调整,规定大型建设项目应首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成都院按新的建设程序要求,于1982年完成二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1983年报告经国家计委审查通过,明确了电站正常蓄水位1200m,装机规模300万kW;后经两年工作,于1985年完成二滩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1986年通过国家计委审查,二滩水电站进入筹建阶段;后根据世界著名水电专家咨询团对初步设计成果的意见,于1987年完成二滩优化设计,装机容量最终确定为330万kW.1991年9月二滩水电站正式开工,1998年8月二滩水电站建成发电。
在二滩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成都院和华东院相继开展了锦屏一级高坝和锦屏二级引水式两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成都院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相继完成了桐子林水电站和官地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8年9月成都院完成锦屏一级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6月完成了锦屏一级水电站选坝设计研究报告,2003年9月完成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工程的筹建工作已经启动。
2002年12月成都院完成两河口水电站开发方式研究报告,该工程预可研工作已经启动。
2003年8月华东院完成锦屏二级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