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是有承载能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内,如何统筹沿黄省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科技问题,也是事关全局的经济问题,更是关系稳定的社会问题。沿黄省区应当服从国家大局,大力节约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加强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宏观战略研究,抓紧制定各种水资源应急预案。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国家应当结合西北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对西北水资源的战略研究,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统一指导和规范西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各种水资源的应急预案,避免盲目性。
2.以水为中心,探索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西北各省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发展水平等方面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上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国家应当以生态区域为规模,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工农业生产体系、社会发展体系和生态体系为主要内容,研究探索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指导、规范西北地区的发展。
3.建立水资源和生态监测体系,科学计算宁夏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量。有关部门削减宁夏的引黄水量,更多地是以黄河的来水量进行确定,国家应当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宁夏等省区当前及今后的工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的情况进行研究,科学计算其基本需水量,并根据其当前的实际技术水平确定引黄水量。同时,为了防止引黄水减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国家应当在宁夏等灌区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随时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并加强对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4.加快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大柳树水电枢纽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用水的绝对量将是越来越大,解决西北的水资源问题,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为此,国家应当尽快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建设列入议事日程,以补充黄河水量的不足,这是解决宁夏等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关键措施。
另外,虽然黄河来水总体偏低,断流问题更趋严重,但黄河水量季节性差异较大,丰水季节,大量的黄河水都流入了大海;农业生产用水也存在着季节性差异,且相对集中。为此,国家应当尽快开工建设大柳树水电枢纽工程,这样不但可以给宁夏、内蒙、甘肃等省区增加灌溉面积1200万亩,更重要是增加了对黄河水的调蓄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和保持下游流量,最大限度地利用黄河水资源,使下游不受或者少受上游季节性水量变化和农业生产用水的影响。
5.加强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支持力度。宁夏现行的水旱轮作制度有利于防止土壤的盐渍化和荒漠化,保证了北部灌区生态的稳定,但现行的耕作制度也应适应节水的新要求。为了进一步减少宁夏对黄河水资源的消耗,国家应当加强对宁夏农业节水科技的支持和投入,以建立一种更加高效节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体系及科技支撑体系。
6.加强对宁夏环保技术及设施的投资力度。宁夏在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方面,由于技术设施落后、投入力度有限等,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目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56%,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更低(30%左右),大量不达标废水的排放对现有的水资源、湿地及生物多样性都造成破坏,就是经过处理的污水也只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直接排入河流,而不能进行循环使用。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宁夏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使其提高废水污水的治理能力,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全面提高宁夏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7.大力支持宁夏产业结构调整。宁夏等西部省区的产业结构B属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产业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国家应当大力支持西部省区调整产业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结合各自的特点,支持西部省区发展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国家应当大力支持宁夏种草养畜,促进传统的种植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除北部传统灌区外,近十几年来新开垦的农田,发展种植业水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国家应当通过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程支持这些地方发展草产业,并进一步通过对优良种畜引进、圈养体系建设、防疫体系及市场体系建立的支持,发展现代畜牧业。
8.改革水资源管理方式。对于宁夏等西部贫困地区,国家对水资源的使用都给予补贴,但都是采取暗补的方式,水价非常低,农业生产用水费用没有真正构成一种生产成本,造成农民节水意识差,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应当改革补贴方式,将补贴直接补给农民,然后相应提高水价,通过价格来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调节用水量。
9.加强对宁夏的扶贫投入。对于一些压缩灌溉水量、调整产业结构的区域,在短期内可能会降低农民收入,国家应当在考虑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通过各种措施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加大对这些区域的扶贫力度。另外,作为黄河中下游的较发达地区也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对宁夏等黄河上游省区给予一定的补偿。